閒聊|對香港的記憶
時間座標:2019年12月28日
最早的印象應該是國小和國中都要有要好的朋友是在香港出生。
1990年代,除了好萊塢強片,是港片大舉佔領臺灣電影院的時期。
那時無論臺片或港片,都統稱為國片。不記得中片是不是禁映,但是中國演藝人員不能出現在電影電視,才會有像《賭俠2》那種狀況。為了在臺灣上映,做了臺灣人演出女主角的「臺版」。
記得幾年前,某屆金馬,拿獎的幾乎都是中片、港片,甚至新加坡電影。有人抱怨怎麼變這樣,是臺灣的獎,卻不給臺灣電影機會。說這種話的人應該不知道,金馬某段時間幾乎都是香港影人在拿獎。當時的臺片產業非常萎靡,雖然現在也就好一點。
扯太遠。總之想說的是,那時候身邊真的充滿香港流行文化。不管是電影或是流行樂。不過當年父母認為熱門的喜劇電影經常出現低俗橋段,不適合學童。但是同學間會聊,會模仿裏頭的動作和台詞。記得經過掛著《武狀元蘇乞兒》手繪宣傳布幕的戲院,都會多看一眼,想著等出錄影帶要偷偷找來看。最後當然是沒有。
會聊這些的,多半是在課輔班遇到的同學,還有大我幾歲的叔叔姑姑。在他們家看過幾部港片,所以還知道一些,不至於跟同學們脫節。上了國中,可能班級氣氛的關係,聊的人變少。不過《食神》上映時還是有掀起小小的討論,老樣子無法跟上。
關於香港,因為報章媒體,大家都在想97以後會怎樣。只是對於當年的國中生來說,資訊來源有限,也就只是想以及知道的程度。
有段時間四大天王超紅!劉德華、郭富城、張學友和黎明。
國中有班際詩歌朗誦比賽,大部分的班級用既有的新詩作品。但是我們的國文老師帶的班級,都是班上同學集體創作(老師請大家作文課寫新詩,然後幫大家選輯內容,當成最後演出用的作品),其中有一句借張學友的歌裡的歌詞。比賽時朗讀到那段台下爆笑。
1990年代末到2000年流行架個人網站。
像我這種宅宅當然是到處去找有沒有動漫作品的專站(還有裏站的同人文)。當時發現某個介紹《金田一少年之事件簿》的網站簡介有誤,電郵給站長請他更正。信件一來一往,居然就聊起來了。應該是我交網友的初體驗。若沒記錯,對方是香港上班族。
最後在我那時太喜歡三島由紀夫,但是他覺得不行的狀況下斷了聯繫。
大學時,同系的電影社社長、影迷學妹的關係,第一次知道「香港電影」,相對應的是陳果導演的《榴槤飄飄》和《香港有個荷里活》。當年傻傻,想說到底跟「國片」有什麼不一樣?大概是指獨立製片的香港電影吧,就像美國電影不全然是好萊塢片。當年還被推中港合拍的《藍宇》。發現網路小說原來不是以為的速食文學。看似偏 BL 的作品,也可能改編成同志電影。
當年金馬影展的專刊只是一大張紙摺起來,現在多到要分兩冊。
(只是想說說,而且那時候還沒開始看影展,跟香港也沒有關係)
好奇木村拓哉在華語電影裡的演出,跟同學去看王家衛的《2046》。假文青如我超有感,在網誌寫了很中二的強說愁感想。不過並沒有找導演的其他作品來看(果然假文青)。直到跟課的課堂上,老師引用《重慶森林》片段當作教學素材,才把全片找來看。補了《阿飛正傳》、《春光乍洩》和《東邪西毒》,最後一部自然(?)連結到《東成西就》,喚起兒時失落的香港喜劇記憶。
最近這幾年隨著各式 meme 的擴張,周星馳電影裡的哏,好像稍稍退燒。不過距離現在十年前,還是很容易在各大討論版看見。發現小我十歲的網友居然比我還懂這些,驚覺再這樣下去不行,居然不知道該是自己年代的流行文化,快來補!
結果在四個月內看了52部香港電影,其中48部有周星馳參演。並沒有迷上周星馳,但是不要說哏,那段時間只要看到劇情簡介就講得出片名,說得出片子出品年份大略的先後順序,當然他因為哪部片獲獎都記得清清楚楚。現在沒一個記得。
一路看下來的心得有二。其一是終於看懂港片武打戲的精湛之處,其二是透過片頭片尾 credit 可以看出幕後人員的承接性。例如以前是場記人員,現在已是電影導演之類。臺灣電影看不到,臺灣電影是斷的,要從2000年後才漸漸接上來。
差點忘記。大學時,宿舍隔壁寢的同學推給我看《麥兜的故事》,馬上愛上。之後的電影續集,只要有在臺灣上院線或是上影展都有去看,包含真人電影《春田花花同學會》。沒上的《麥兜響噹噹》也有靠網路補起來。除了第一集,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獻給音樂老師的《噹噹伴我心》。覺得最近的《飯寶奇兵》不行(不重要)。
大約十二、三年前,透過唱片行的試聽機,開始聽 at17 和 PixelToy。在網路上發現壞碑唇和 My Little Airport。對香港流行音樂的印象除了90年代的那些,就停留在這裡了。
住臺北勤跑影展那幾年。偶爾會碰到經典港片播映,又有機會在大螢幕上看到。也有數位修復版在影展上進行全台首映,請來影人座談。因為《阮玲玉》,見到關錦鵬和張曼玉(導演說女神都沒老,但是導演看起來也不像有老啊!)。因為《那夜凌晨,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》在臺北電影節的首映,見到舞台上的陳果。那位讓我認識「香港電影」的導演。
也看了一些香港的紀錄片和偽紀錄片。主題大多是因中國內陸移民和旅客引起的民生、經濟上的影響及政治方面的問題。印象比較深的是《在浮城的角落唱首歌》,雖有影評詬病說明文字過多,不過對一無所知的人如我,還是對了解片子要表達的主軸有所幫助。一個有點無關的感想,當片中當音樂人 Dejay 回到兒時住的社區,說起消失的餅乾零食小賣舖(還是走賣的單車),莫名看到哭。
繼續補港片,偶爾也會進電影院看,不過大多是中港合拍的片子。
另外,那時透過網路讀書會,認識一些臺灣推理作家協會的成員,多少關注推理小說相關的事。短篇的協會徵文獎、長篇的島田獎,陸續出現來自香港的得獎者。他們幾乎都能在得獎後的一、兩年內推出新作,易讀且娛樂度高。或許香港的流行娛樂產業沒有什麼斷層,是不是通俗文學和類型小說也是如此?他們更懂得如何寫如何挑選讀者喜歡、會賣的內容?
覺得香港好近又好遠。
距離很近,搭飛機不用兩個小時。但不管是語言、生活和城市的樣貌都差好多,感覺很遠。而且看最熟的香港,是在電影裡。萬一到見到城市真實的面貌不如所想怎麼辦?會不會很失望。尤其有人說,香港變了。具體來說是哪個部分?很想去,卻也很猶豫。就這麼拖拖拖,拖到2014年。
那時很驚訝,以為「變了」的香港,會再維持好幾年,可以繼續考慮到底要不要去觀光,不用急於一時。可是,好像不是這樣啊!
到了年底,恰巧同事也想去香港。我們在尾牙討論(老闆還借我們旅遊書)預計隔年一月去玩。
去了香港大學,去了賽馬場,去了大埔,還有初遊的旅客會去的那些市中心景點和名店。發現是我多慮,作為觀光客,香港看起來跟想像中一樣。而且市區的電影拍攝聖地,不用特別去找,路過街邊就會想起這是在某部片出現過的場景。覺得神奇,不愧是電影之都。
聽聞中國旅客會塞爆藥妝店,似乎沒見到,旅遊品質很好。
2016年。之前約好要一起去的朋友和我的時間,終於對得上。
十二月又去了一趟。這次看到上回沒見到,大家說值得一看的聖誕燈飾。利用一天的時間去澳門看古蹟。行程集中在市區,去他想去的地方,也補一些上回來不及去的景點,很隨興也很愉快。
不過這次感受到中國旅客蝗蟲過境般的掃貨狀態,還有擠到喘不過氣的人潮。
2017年一起在英國玩的旅伴,問要不要去日本。但是日子怎麼排都不順,大家有空的時間也對不上,考慮要不要之後再約。突然想到我們之前的旅途中,聊過對於香港的印象,還有錯過、想去的那些地方。2018年秋天,第三次去香港,這回是從頭吃到尾之旅。
比起身邊很多人,算是很少去,少到不足提。不過自認去香港的次數應該會慢慢累積,差不多一年去一回。這次離開前,沒有儘量清空八達通裡的餘額,也沒有算剩下的港幣有多少。反正會再去。
今年認識新的香港朋友。有股衝動,趁五月工作不太忙快閃香港。但又覺得太誇張,還是先看看日本行程再說吧。
接著進到六月。然後七月、八月、九月…… 天真以為很久以後才會發生,或甚至不會發生的事完全炸開,像是不可逆的效應,只有更誇張嚴重,沒有任何停下或復原的跡象。老實說在朋友間,我對這件事的態度可能看起來很冷漠吧。但是我真的無法,只能看大標題去了解當下的狀況,一旦稍微看得深入,就會有想哭的衝動。真的很弱,覺得很重要卻提不起勇氣去關心詳情,很矛盾。
應該好好做個結尾,或是再多聊點什麼。可是超級不會收尾,寫在這裡又像為冷漠找藉口。
只是想把跟香港有關的記憶和印象講一講。不知道有什麼用,單純閒聊。
近期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