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mo: 噪集
忘記從哪年開始,如果時間允許的話,每年臺北藝術節大概會挑三到五檔節目來看。今年也不例外。
不知道是運氣太好都挑到形式比較神秘的演出,還是整屆風格走向使然。今年看的三檔節目,除了上週的《噪集》,其餘兩場都讓我感到有點微妙。大體是演出形式很有趣,呈現的劇場感也很有意思,但論內容跟緊湊度,就是讓人感到不太滿意。可是看人 repo 《金錢眾議院》很有趣啊!開始後悔當初為了別的節目放棄參加的機會。
《噪集》和預想的形式有所不同,但是呈現出來的效果如同想像。可以到處走來走去,可以駐足觀賞把注意力放在特定的演奏,也可以找個地方坐下來純粹享受被聲響包圍的環境。偶爾演出者也會走下舞台,穿梭在人群中演奏。
旋律極低的聲響演出有種特殊的魅力,或許是其中的和諧感與音樂歌曲不同,通常因人而異的緣故。另外,有別於演奏傳統樂器的表演者,電子聲配合電腦的演奏,更容易看到演奏者的專注力,嚴肅、緊張、凝結的空氣,跟陶醉在音樂,好像與樂器合而為一的狀態完全兩回事。
坐在表演廳的柱子旁,放鬆發呆時突然想到,之前跟某音樂廳導覽時,導覽員提到表演廳最上層的位置,容納人數和表演的節目大有關係。若是古典交響樂演奏,可容納的人較多,因為觀眾其實是聽眾,只是坐著,邊看書或做其他事,耳朵空出來聽現場演奏就好;但是像搖滾樂團演出,能容納的人數較少,歌迷們可能會群起跳動鼓噪,回應他們的偶像,必須要預留空間才不會撞在一起,或是不讓震動影響樓層地板。
表演者身旁圍滿觀眾,但也有不少人和我一樣選擇坐在邊緣,這種自在感挺不錯的。(是說極少數觀眾有辦法跟著混雜的節拍搖晃,個人也是相當佩服(爆)
努力撈回當下的感想,不過好像不是很成功。暫時筆記到這裡,若有想起,之後再補。
近期留言